成都到開封機場空運當天件,成都到開封急件托運,開封三峽機場急件空運,成都到開封
寵物托運,成都到開封三峽機場鮮活空運
1996年12月28日通航的宜昌三峽機場是三峽工程的重要配套項目。總投資7.5億元,按4E級標準規劃、4D級標準建設,年吞量140萬人次,可滿足B737、B757、A320,A380等主要機型的起降。每周計劃航班120個。截止2002年12月,已安全起降飛機2.2萬架次,安全運送旅客100多萬人次。已有國際、南方、西南、云南、四川、武漢、新華、浙江等十余家航空公司開通26條航線和香港、日本臨時國際航班,綜合考核在中國143家民用機場中,排52位。
宜昌三峽機場自1996年12月通航以來,已開通國內航線12條,國外和地區臨時航線4條,通達北京、成都、廣州、成都、重慶、昆明、深圳、珠海、恩施、長沙、張家界、武漢、南京、西安、鄭州、溫州、南寧、廈門、汕頭、黃山等城市。
宜昌經營中的航線城市有:北京、成都、深圳、廣州、成都、重慶、昆明、西安、武漢、恩施、杭州、溫州、南京、香港、臺中等城市。計劃將開通宜昌至韓國、日本等地區的國際航班。
核心提示:2019年是航空界的大事年,這一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將建成,青島流亭機場將實現轉場運營。
圖:青島新機場效果圖
南有青島港,北有新機場,青島的區位優勢決定了其空運潛力。截止到今年12月,青島空港成為全省首個年出入境旅客破300萬人次的空港口岸,今年青島機場旅客吞吐量將突破2000萬人次,新建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將在2019年實現轉場運營,這是一座集航空、鐵路、公路、城軌于一體的“全通型”綜合交通樞紐。
國內最先進機場兩年后建成運營
2019年是航空界的大事年,這一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將建成,青島流亭機場將實現轉場運營。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原設計目標容量年旅客吞吐量為1200萬人次,到2012年已經滿負荷。通過挖潛,青島機場今年有望突破2000萬人次。限于機場的規模,新機場的建設迫在眉睫。
這座兩年后建成的新機場牛在哪?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總投資約381.75億元,建設2條平行遠距跑道,跑道長度3600米,跑道間距2200米,航站樓面積45萬平方米,建成后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30萬架次的保障需求。
新機場運行等級為4F,為目前國內機場建設的最高等級,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成都國際機場,廣州白云機場等11個國內知名大機場等級相當。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目前最大機型。遠期以2045年為目標年,規劃將再建設2條近距跑道,跑道長度3200米,航站樓面積達70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終端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5萬架次的保障需求。
日前,青島新機場航站樓主體結構施工進展順利,A指廊率先完成地下主體結構施工,航站樓大廳部分(除高地鐵影響區外)主體結構已沖出正負零,海星雛形已經顯現,預計將于2019年驗收轉場。
膠東國際機場膠東新機場航站樓也是全國首個集高鐵、地鐵下穿通過的機場航站樓,可以實現1小時通達青島全域、1.5—2小時覆蓋半島主要城市,且青島新機場定位為區域性樞紐機場、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距離日韓如此之近,將來有望實現半小時一班的“公交航線”。
新機場高速今年開工,打造“全通型”綜合交通樞紐
膠東國際新機場的建成將形成集航空、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于一體的立體交通中心,成為國家級關鍵交通節點、面向日韓地區門戶機場、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綜合樞紐。除了現有的交通配套,今年年底前青島新機場高速將開工建設,新機場高速一期工程分為機場高速北段和機場高速南段。其中,北段全長13.8公里,路線起自大沽河西、膠萊河東的青銀高速,距青銀高速馬店樞紐互通立交約5.4公里處。在南莊村東與機場高速南段設樞紐互通立交銜接。新機場高速南段全長10.316公里,路線起自G204以北,與改線后的青蘭高速銜接,隨后下穿青連鐵路至其南側,至結建工程終點處到達路線終點。機場高速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120km/h,將于2019年12月建成。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規劃建設集航空、鐵路、公路、城市軌道等多種方式于一體的“零換乘”綜合交通樞紐,目前,鐵路、城軌、公路三個方面的規劃已初步形成,鐵路規劃建設濟青高鐵穿過機場并設機場站,新建自膠州北站經機場至紅島站的鐵路交通走廊,連接正在建設的青連鐵路、青榮城際鐵路和已運營的膠濟客專,形成新機場與周邊城市快速連接的鐵路網絡。城軌規劃建設連接主城區的地鐵8號線、12號線、16號支線接入機場交通中心,形成新機場與市域快速連接的軌道網絡。公路則改造升級青銀高速、國道204、正陽路、膠州灣高速以及沈海高速、濱河路、雙元路,規劃建設機場西高速、機場高速形成“四橫六縱”的新機場公路集疏網絡。
新機場建成后可由青銀高速、環灣高速、G204、M8線、膠濟客專等連接東岸城區,由沈海高速、12號線連接西岸城區和日照方向,青威高速、沈海高速連接煙臺、威海、萊西方向,青銀高速、濟青高鐵、膠濟客專則連接濰坊、淄博,形成內外通聯全通型的交通格局。
臨空經濟示范區獲批,現代航空城襲來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清華北卡物流與企業發展中心主任蔡臨寧在世界機場城市大會上說,青島的先天優勢是青島港的海運,跟阿聯酋迪拜、荷蘭史基浦等相比,青島又多了鐵路。青島膠州灣國際物流園實現了海、鐵、公多式聯運功能,讓青島的空運優勢得以擴大。
而著眼于打造國家級關鍵交通節點、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綜合樞紐,新機場綜合交通方案明確了“四橫五縱”公路網銜接、鐵路下穿機場設站等方案,這種集航空、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于一體的“全通型”綜合交通樞紐,各種交通方式可實現“零換乘”,1小時通達青島全域、1.5小時—2小時抵達山東半島主要城市。
這種客貨集疏目標可以支撐一座城市的發展,也將造就嶄新的航空城。日前,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正式獲批,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將以新機場為中心,規劃建設一座集生產、觀光、辦公、商貿、居住于一體的“航空城”,人們的吃住行游購娛都將與這座航空城接軌,與國際接軌。
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的創立者約翰?卡薩達說:“從城市的機場變成機場的城市,這就是航空大都市。”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概念就是約翰?卡薩達提出的,根據規劃,示范區不僅構建區域性航空樞紐,還要要打造高端臨空產業基地和爭創對外開放引領區,最終要建成現代化生態智慧空港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集生產、觀光、辦公、商貿、居住于一體,功能齊全的全國領先的新型航空城市就將顯現。
(責任編輯:成都
航空快遞)